日记大全

以物喻人富有理趣

发布时间:2017-07-04 12:35:30阅读:

  素材·语段

  在《小生灵要写出它的“灵性”》中,我们举的都是动物的例子。其实,植物也有生命,也有灵性。我们这一节重点研究怎样写出植物的“灵性”。1957年《星星》创刊号上,发表了当时还不到三十岁的诗人流沙河所写的一篇题为《草木篇》的散文,题目的下方,引用了白居易“寄言立身者,勿学柔弱苗”的诗句,接着,是五则短文:白杨 它,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,孤零零地立在平原,高指蓝天。也许,一场暴风会把它连根拔去。但,纵然死了吧,她的腰也不肯向谁弯一弯!藤 他纠缠着丁香,往上爬,爬,爬……终于把花挂上树梢。丁香被缠死了,砍作柴烧了。他倒在地上,喘着气,窥视着另一株树……仙人掌  他不想用鲜花向主人献媚,遍身披上刺刀。主人把她逐出花园,也不给水喝。在野地里,在沙漠中,她活着,繁殖着儿女……梅  在姐姐妹妹里,她的爱情到来得最迟。春天,百花用媚笑引诱蝴蝶的时候,她却把自己悄悄地许给了冬天的白雪。轻佻的蝴蝶是不配吻她的,正如别的花不配被白雪抚爱一样。在姐姐妹妹里,她笑得最晚,笑得最美丽。毒菌  在阳光照不到的河岸,他出现了。白天,用美丽的彩衣,黑夜,用暗绿的磷火,诱惑人类。然而,连三岁孩子也不去采他。因为,妈妈说过,那是毒蛇吐的唾液……

  读了《草木篇》这五则短文,你觉得它们有怎样的特点呢?

  梳理·提炼

  在茅盾的《白杨礼赞》中,茅盾赞扬白杨“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,笔直的干,笔直的枝。它的干呢,通常是丈把高,像是加以人工似的,一丈以内绝无旁枝;它所有的枝丫呢,一律向上,而且紧紧靠拢,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,成为一束,绝无横斜逸出……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!”茅盾用白杨树作为象征,赞美了北方农民,赞美了抗战中的士兵,赞美了我们的民族精神。而流沙河呢,只是取白杨树的“立在平原,高指蓝天”,是“一柄绿光闪闪的长剑”。这柄长剑可能会被暴风“连根拔去”,但纵然死了,也绝不弯腰。显然,它是在赞扬一种挺拔坚强、宁死不屈的精神。

  同是一棵白杨树,由于作者所处环境的不同,心情的不同,用它来表现的主旨也不同。但是,不同的作者,对白杨树形象的刻画,却是基本相似的,它们所要表达的情感,大方向也是相似的。那就是以物喻人,充满理趣;所言之“理”,融进了对物(白杨)的刻画,让人印入心田。

  以物喻人,一定要将“物”的形象、特点作自然、真切的描绘。“藤”的“纠缠”,借别的树“往上爬,爬,爬”,它言简意赅地写出了有些人靠“攀高枝”爬到了上层,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这些人的贬斥。而“仙人掌”,它有着独立的人格,不依附于人,即使生活条件艰难困苦,可依然顽强地生生不息,繁衍着后代。而“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”的“梅”,它不屑与媚笑的“百花”为伍而宁愿将自己许给了冬天的“白雪”。显然,像梅花这样具有高洁品行的人,值得人们称道。当然,“毒菌”虽然表面华丽,但“美丽”的色彩迷惑不了人们,我们决不能上当!

  以物喻人,更应将作者的情感、爱憎,渗透进“物”的形象、特点之中,使它们融为和谐的一体,在自然、真切中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。

  适用话题

  在生活中,很多人都从植物中选择题材,以物喻人。行走在校园中,有多少花卉树木映入眼帘,它们难道不能成为我们以物喻人的题材吗?以物喻人,这“物”当然也包括禽兽鱼虫等动物在内。动物园中的猴子、狗熊,能不能来个以物喻人呢?猫狗鸡鸭,除了写它们的“灵性”之外,能不能也来个以物喻人,写出一些有益的理趣来呢?其实,除了动植物之外,一切事物也都可以来个“以物喻人”。教室里的扫帚粉笔黑板,自然界的高山流水山石岩洞,同样可以“以物喻人”。大家只要关心一下名家名作,一定可以从中找出这方面的许多佳作。只要学会巧妙地选取动物、植物乃至别的所有事物的“形”,并自然、贴切而深刻地将自己的思想感受跟它们融合在一起,一篇篇“以物喻人”的作品就可以从你的笔下诞生。

  辨析·训练

  以物喻人,在一篇作品中还可以把不止一个“物”写在一起,组成一个更为丰富的画面。郭沫若1924年写的《寄生树与细草》就是这方面的一篇成功的作品:

  寄生树站在一株古木的高枝上,在空气中洋洋得意。它倨傲地俯瞰着下面的细草说道:“你们可怜的小草儿,你看我的位置是多么高,你们是多么矮小!”

  细草们没有回答。

  寄生树又自言自语地唱道:“啊哈哟,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。有大树做我庇护,有大树供我养料。我是神不亏而精不劳,高瞻乎宇宙,君临乎小草,披靡乎浮云,揖友乎百鸟。啊哈哟,我是大自然中的天骄。”

  一场雷雨,把大树劈倒了。寄生树和古木的高枝倒折在草上。细草儿们为它哀哭了一场。寄生树渐渐枯死了。每逢下雨的时候,细草们便追悼它,为它哀哭。

  寄生树被老樵夫捡拾在大箩筐里,卖到瓦窑里去烧了。每逢下雨的时候,细草们还在追悼它,为它哀哭。

  这篇作品将寄生树与细草写到了一起,看一看它跟流沙河的《藤》有何异同。你能就地取材,写出一篇“以物喻人”的作品吗?我想,你一定会说:能!

  作者:方仁工

  来源:《语文报·初一版》2017年3月